活死人 发表于 2014-5-30 12:21:44

对待善的三种境界——如何正确对待善? 力瑾

正道行修:对待善的三种境界——如何正确对待善?力瑾前面我们讲了“如何正确对待恶?”,讲了对待恶的三种境界,现在接下去我就讲讲“如何正确对待善?”,在对待善的问题上亦有三种境界:
【1】行善积德。
几乎所有的宗教,都在教我们行善积德,都在教我们少作恶,多行善。由此可见,行善积德对一个人来讲,是多么的重要。我们的老祖宗,亦是这样教导我们的: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;积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”(《周易》)
这么重要的行善积德,在我这里怎么成了一个人对待善的第一种境界了呢?难道还有比这更高的境界?你可要知道,一个人能够做到行善积德,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啊。在现阶段的中国,不要说行善积德,就是能做到不坑人,已经算是个大好人了。答案是肯定的,当然是还有比这更高的境界。
其实,仔细想想,这行善积德一词,是大有问题在的。行善没有错,但积德就有问题了。正是因为有了积德一说,才使得我们当中的有些人,把行善这样的大好事,当做人间的普通买卖来做了。也就是说,在有些国人心目中,行善是有一个目的在的,其目的就是为了积德。如果一个人不为积德的话,他就干脆连行善都懒得做了。这种积德思想,说的好听点,那也是做好事,说的不好听点,那就与投机分子的投机行为没有什么两样了。而行善怎么可以用一种投机心理来做呢?行善积德,实际上是降低了行善的档次。
事实上,行善积德,还停留在对善的执着之上,还停留在惩恶扬善的阶段。因此,这只能是一个人对待善的第一种境界,也就是对待善的基础。当然啦,没有这基础,也是不行的。万丈高楼平地起嘛,如果一个人连这基础都没有打好,那肯定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。在修行的一开始,有这行善积德之想,也是一种必然,那是一个修行之人的一段必经之路。但作为一个修行之人来讲,你得前进啊,不能老是停留在原地打转,不能老是停留在这种境界之上。勇敢地走向前,向善的更高境界迈进,那才是正途。
【2】随缘行善。
这是一个人对待善的第二种境界。在第一种境界的人,对善还有着很大的执着,对行善还有一点刻意为之的痕迹。到了这第二种境界时,这人对善已经没有很大的执着心了,已经有点洒脱的感觉了。行善当然重要,但我们也不必时刻绷紧着发条,刻意地去一个劲地行善。比如,有的人听说放生是好事,可以积德,于是他们就整天忙于买动物放生,也不问这样的放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没有影响。这样刻意为之的结果,表面上看你是在行善,但实际上你的行善是得打个问号的。在不知不觉中,你可能就在做坏事,在行恶了。如果你放生的是蛇,那它以后吃青蛙,算不算是你的恶呢?问题得从几方面来看,而不能单纯地看一个方面。
在生活中,我们往往也能看到这样的事情,一个人学佛了,为了他的行善积德,他就一个劲地热情地来帮助你。他们在这样做时,根本没有问问你,你是不是真的需要他们帮助。有时候,你是真的不需要他们的帮助,可你也不好意思说不好意思直接拒绝他们的好意。这时候,他们的行善,就变成了对另一个人精神上的压力,就变成了对另一个人精神上的折磨。这怎么算是百分百的行善呢?
所以,一个人行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啊,我们行善得有行善的智慧。如果一个人没有行善的智慧的话,有时候他自以为是的行善,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行恶,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好心办坏事,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,难道还不嫌多吗?
所以,行善随缘,比惩恶扬善、行善积德要来得有智慧得多。
【3】无相布施。
众所周知,《金刚经》是佛门的一部大经,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经。而《金刚经》讲的重点是什么?其精髓是什么?答案非常明确,《金刚经》讲的重点是“四无相”: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这“四无相”亦是《金刚经》的精髓。如果一个人念经,念了许许多多遍《金刚经》而不知这重点这精髓的话,那他就白念了这么多年的经,真的是成了“小和尚念经,有口无心”了。
一个学佛人,学的是什么?说简单点,就是学佛的不着相,学佛的无相。我们行善做好事要无相,做其他的任何事都要做到无相。原因很简单,就是佛在《金刚经》中告诉我们的道理:“凡所有相。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。则见如来”、“离一切诸相,即名诸佛”,“若菩萨不住相布施。其福德不可思量”。
无相布施,就是要我们无相行善。当一个人行善时,不再觉得自己在行善时,他就是在无相布施无相行善了,这无疑是一个人行善的最高境界,也就是我指出的一个人对待善的第三种境界。
一个人学佛学得如何,看看他对待善的态度,就能知道个大概了。如果还有对行善的执着之心,那么无疑还处在学佛的初始阶段,还刚刚入门。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对待善的三种境界——如何正确对待善? 力瑾